内蒙古:“向绿”蝶变中的青春力量
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时间:2023-04-16 15:43:44
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石佳

35岁的陈翔与妻子、孩子聚少离多,作为蒙草草原生态种业研究院的院长,他和团队长期驻守在乌拉盖草原。工作9年来,他和团队成功修复各类型草地6万亩。如今,乌拉盖草原的天然植被覆盖度达79.1%,严重沙化草地平均植被覆盖度由15%提高到50%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只是内蒙古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。多年来,内蒙古探索出一条科学治理、综合治理、依法治理的路子;一批批年轻人创新奋斗,为“向绿”蝶变贡献了青春力量。

十年来,内蒙古每年完成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任务分别超过1000万亩和3000万亩,均居全国之首。目前,内蒙古森林覆盖率达到23%,较2012年提升1.97%;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5%,比2012年提高5%。内蒙古年均完成防沙治沙1200万亩,占全国总任务的40%,生态环境明显好转。

小草诺亚方舟

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的蒙草生态环境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蒙草”)种质资源库——这里也被称作“小草诺亚方舟”,架子上陈列着上万个瓶子、锡纸袋等容器,里面装着从内蒙古118.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还有陕西、新疆、西藏等地收集到的2200种乡土植物种质资源。每一种种子都有一个对应的二维码档案,扫码即可追溯采集地、编号、科属分类、所属地等信息。

蒙草建成的种质资源库,已成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、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。目前,已累计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6万份、标本15万份、土壤150万份。这些种质资源是内蒙古保护生物多样性、修复各类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。

蒙草种质资源库。受访者供图

“让优质草种资源走出资源圃,在适宜处‘安家’,我们的科研成果就真正落在了实处,实现了价值。”蒙草研发中心牧草培育负责人张跃华介绍,通过多年的草种业科研实践,他们已经打造出“保育繁推”一体化产业体系,创新种子生态包品类,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态修复类型,实现可持续精准生态修复。

陈翔的工作就是做生态修复,2016年,他和团队帮助锡林郭勒盟的一户牧民修复近1000亩的沙化草地,当地牧民说草场上时常风沙肆虐,风沙大时房子都快被埋了大半截。经过反复试验,团队找出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草种,配比出种子生态包,进行科学补播、设置沙障,经过长达一年的治理、3年的封牧,原本有着3米高风蚀土柱的沙化草地,变成了水草丰美的草原。

乌拉盖草原修复前后对比图。受访者供图

“能不能接受长期出差?”“能不能吃苦?”每年招聘时,陈翔都要问刚毕业的学生这两个问题,陈翔觉得专业技能都可以通过后期学习获得,但能不能坚持下去是关键。他坦言,也有一些年轻人吃不了苦选择离职,但大多数都坚持留了下来,现在草原生态种业研究院的19名成员,除了4名老专家,其余都是80后、90后。

有时他们要在羊圈里午休,夏天热就在桥洞里避暑,饿了就吃干粮充饥……陈翔细数着工作中的“苦”。这么艰苦,年轻人为什么能坚持下来?陈翔觉得这份工作能让人记住,也很有成就感,“多年以后,当地牧民说起有群年轻人帮我们修复了草原,这就足够了。”

花园式矿区

曾几何时,内蒙古大地上数以千计的矿坑扯开一道道扎眼的口子,大草原像得了“皮肤病”一样黑一片黄一片。近年来,内蒙古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,截至目前已建成绿色矿山360家,其中包含4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。

2.4万亩的青青草地、候鸟迁徙聚集、野生动物安家落户,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煤业公司(以下简称“扎哈淖尔煤业”)生态环保部主任赵亮描述着“花园式矿区”的美好图景,这并不是构想的蓝图,而是该公司5年来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的成果,赵亮说,“以前工作环境灰头土脸,现在我们都想带家人来看看,风光堪比旅游景区。”

初次到访扎哈淖尔煤业的生态修复区,很难将眼前的这片“花园”与年产1800万吨煤炭的大型矿区联系在一起。近年来,扎哈淖尔煤业公司以智慧、无人、绿色、零碳理念为先导,逐步让“是矿不像矿、产煤不见煤、采煤不用煤”成为现实。

扎哈淖尔煤业生态修复区。受访者供图

“开采区裸露的岩石上面很难长出植被。”赵亮介绍,通过监测、分析、实验等方式,扎哈淖尔煤业选择出适宜本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10余种草本植物,逐步修复治理面积2.4万亩,排土场现有植被物种29种,较周边草原丰富了苜蓿、沙打旺、沙棘、草木樨等7种高营养牧草,平均植被覆盖度达到80%以上。

这里修建了9个蓄水池、2个人工湖,增设休憩鸟巢,投喂食物……赵亮说,“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打造动植物乐园,冬天下过雪后,能看到很多动物的脚印。”据粗略统计,现在已发现黄胸鹀、云雀、雀鹰、蓑羽鹤、天鹅、斑翅山鹑、灰雁、草原兔、狐狸等几十种野生动物。

矿山生态修复区内出现的野生鸟类。受访者供图

近年来,1987年出生的侯玉山正巧赶上了智慧矿山建设的发展期,他自主研发了多项技术创新专利,为智能化矿山贡献了青春智慧。侯玉山介绍,目前他所在的露天煤矿开采区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,搭建了综合智能安全生产管理平台、地煤销售无人值守系统、智能消防系统。

侯玉山见证了智能化减人、机械化提效的转变。他举例说,以前安全员到矿山巡查,需花费8个小时才能巡查完整个作业现场,现在通过激光云台智能巡航、高精度定位、违章及隐患风险智能AI识别预警功能,“只需2小时就能完成一次精准高效的全面巡视。”

之前几十辆运煤车同一时间抵达,矿区周边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,司机也经常因为插队、秩序混乱发生矛盾,如今地煤销售无人值守系统能按照下单时间给车辆自动排序,司机收到短信后按照通知时间到场,车辆叫号、车辆识别入矿、矿内停车场叫号、称皮重、智能调度装煤、称毛重、车辆出矿八个环节全部实现无人化操作,不仅减少了作业人员6人,而且由过去人工单车检斤3分钟缩短到40秒。

智慧、绿色、安全、高效的新型矿山,吸引着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年轻人加入,侯玉山说:“好多年轻人来了之后都感叹,本以为要生存在尘土飞扬的恶劣环境中,没想到这里风景如画、科技感十足。”

“增绿”要双赢

在国家“两屏三带”生态安全屏障格局中,内蒙古是“北方防沙带”的主要组成部分,是“三北”地区乃至全国的“挡沙墙”。在常年与风沙斗争的过程中,内蒙古各地探索了不少治沙模式。

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,一排排蓝色光伏板随着库布其沙漠的走势起伏,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汇成710兆瓦的“光伏蓝海”。

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基地。受访者供图

走进距离沙地3米高的光伏支架,亿利库布其沙漠事业集团工程技术部技术经理李挺介绍,这是他们自主研发的大跨度柔性支架,为了实现“板上发电、板下种植、板间养殖、治沙改土、带动乡村振兴”的立体综合光伏治沙模式。

在板间种植四翅滨藜、沙柳花棒、杨柴等沙生牧草,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,也能饲养畜禽。今年33岁的李挺说:“现在治沙不再是简单地种树、设置沙障,不仅要为沙漠增绿,也要实现生态、经济效益的双赢。”

立体综合光伏治沙模式。受访者供图

库布其沙漠曾被称为“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”,从事治沙工作40多年,亿利资源集团沙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吕荣说,经过几代人长达35年的实践探索,从义工队治沙到产业治沙、光伏治沙,地方政府、治沙企业和沙区农牧民共同努力,研发出一系列科学有效且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库布其沙漠治沙方法。

“黄风卷黄沙,天地一起盖。”在鄂尔多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吕荣,记得自己小时候出门放牧,刮起沙尘暴就找不到回家的路,只能找地方躲起来,“风裹挟着沙子打在脸上特别疼。”近10年来,吕荣明显感觉到当地沙尘天气少了,降雨多了,气候变好了。

一组数据也印证了吕荣的感受。内蒙古气象部门通过对近1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发现,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波动减少趋势,内蒙古近10年全区平均沙尘日数为9.1天,较1961-2011年平均值减少12.6天;其中近10年全区平均沙尘暴日数由(1961-2011年)4.9天减少至(2012-2022年)0.6天。

随着科技的进步,李挺终于告别了用脚测绘沙漠的时代。2017年,公司购置了测绘无人机,自那以后,李挺只需要进入沙漠放飞无人机,就能完成测绘工作。风向数据植树法、无人机飞播植树、甘草平移治沙、光伏治沙等不断迭代的治沙技术,让荒漠化治理有了成效。目前,库布其沙漠已完成修复治理900多万亩,植被覆盖度由20世纪80年代不足3%提升到53%。

标签:

图文推荐

热门文字

标签

精彩赏析